| |||
□宿景祥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今年我国外贸出口情况并不乐观,上半年整体出口仅增长了10.4%,业内人士对全年能否“保10”颇为担忧。但同样面对海外市场需求不振,浙江省义乌市的出口却猛增,上半年外贸出口额竟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倍! 日前在杭州举行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义乌市市长何美华揭开了谜底。原来,义乌外贸出口大增与正在试点的“市场采购贸易”有直接关系。义乌作为海内外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具有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及并箱组货、主题多元等交易特点。按一般贸易方式处理,不仅费时、低效率,更增加了交易成本。比如按一般贸易的报关方式,每张报关单最多只能报5个品种货物,而义乌小商品出口的集装箱,通常涉及上百种商品,报关是个大难题。2011年3月,国务院同意在义乌开展外贸综合试点。直到从去年8月11日,义乌获批准“先行先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后,外贸出口才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所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聚集区,包括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义乌市区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具有认可资格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实时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这是制度上的一大变革,针对义乌这个小商品之都的特殊性,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属于典型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也是为微小外贸企业采购小商品出口,量身定做的一套适用性政策。制度上的变革立竿见影,对比去年上半年,义乌外贸出口仅增长了22%,而今年上半年达94.3亿美元,增长了408.2%。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国家,发展经济仍然是首要任务。近来世界各地一些新兴国家接连发生社会动荡,虽然涉及多方面因素,但主要还是因经济不景气引起。经济为政治之本,乃放之四海而皆准。未来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多半也会来自经济问题。过去2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没再出现大的社会动荡,经济持续发展是关键,因为各种社会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近年来,经济下行给各地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过去被掩盖的各种社会矛盾隐约显露,甚至有激化倾向。 但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各方面看,我国经济都已无法再继续维持以往10%左右的高速增长,必须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维持未来经济健康发展。我国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同时,美欧日等国正在谋划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谋求振兴制造业,对我国和其它新兴国家构成严峻挑战。而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若国际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便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虞。我国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强化市场自律,扩大消费市场,减少垄断,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加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我国经济规模巨大,政府必须保持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尽可能地平稳。因而应设定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今年大学毕业生接近700万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目前很多国家实际的经济政策重心,已经从维持增长转向增加就业,重点扶植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产业,特别是向小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义乌的经验表明,我国民间经济潜力巨大,小微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应给予一切形式的支持。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非常大。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向2.2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支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7%。改革红利已经初步显现,未来一个时期,应进一步用好出口信用保险,以扶持微小企业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
上一篇: 移民热背后的锚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