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保险资管创新投资进入2.0时代 尝鲜定制信托产品

2013-06-07 08:35:1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一年之前,保险资产管理尚只在债市和股市间逡巡,为波动不堪的股市和低迷的收益率而踌躇;一年后的今天,保险资管已经在“资产证券化”、“保信合作”等新投资领域劈波斩浪。继首单保信合作、首单无担保债权计划发行、首单核电债权计划设立、首单保险资金投资融资租赁、首单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之后,我们期待更多“首单”来袭。

  同时,保险资金的特性必然要求喜稳健厌风险。投资户门大开之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未可预料的风险无时不在考验保险投资尝新者的智慧。

  投资新政之后,保险资产管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创新债权计划交易结构、尝新非标准化的资产支持计划、创新保信合作“定制”信托产品等,各种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层出不穷。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今年仅前三个月已注册债权计划项目就达到18项,合计金额达到412亿元。一位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债权计划改为注册备案制后,发行速度明显提高,去年的存量项目在今年前三个月已经基本发行完毕。

  此外,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为基础开发的资管产品,不仅可创新保险资金配置,还可以吸纳外部资金,在多位保险资管人士看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业务最有望成为保险资管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平台。据悉,监管机构也在考虑资产支持计划的标准化问题,有望通过指定相应的交易所,用以交易包括资产支持及债权计划等保险资管公司的产品。

  债权计划储备告罄

  今年2月,保监会正式推出《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债权计划由审批制度改为注册制,将大量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备案制,对投资能力实施牌照化管理,也是本轮投资新政的重要监管方向。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债权计划改为注册备案后,发行速度明显提高,去年的存量项目在今年前三个月已经基本发行完毕。

  据保监会统计,仅前三月已注册债权计划项目就达到18项,合计金额达到412亿元。

  一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更是表示,今年的业务重心将放在债权计划上,“预计今年业务规模达到500亿-1000亿”。

  随着基础资产储备的大幅消耗,各家保险资管公司也正在加大基础资产的开发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以“无担保发行”为代表的围绕着债权计划本身的一些业内探索,也在开始实质性推进。

  5月中旬,太保资产发起设立“太平洋中国建筑阳盂高速债权投资计划”,这是保监会允许设立无担保债权计划政策出台后注册通过的首单无担保债权计划。

  该计划由太保旗下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4月1日经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登记中心注册,募集资金15亿元,投资于山西阳盂高速公路项目,期限10年,免担保,偿债主体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与一般有担保的债权投资计划相比,无担保债权投资计划在偿债主体要求上不同。有担保的债券投资计划对偿债主体的要求稍微低一些,从而在选择基础资产的时候可选择的空间相对更大一些。

  不过,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上收益率压力所致。

  “目前债权计划的收益率水平大体在基准利率的95折左右,收益率的吸引力有限”,一位保险资管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示,监管关于债权计划基础资产资质的限定一直相对较为严苛,这某种程度限定了收益率的空间。

  根据保监会去年10月修订的《关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在设立债权投资计划时,大多首先需要确定相对严格的ABC三类信用增级,即获得政府专项基金、政策性银行、高信用商业银行及强信用企业的全额担保,或两倍于债务价值的强信用股票与实物资产质押;其次,债权投资计划对偿债主体即借款人的限制,决定了直接运营基础资产的项目公司没有资格成为借款人,而必须是其上级母公司甚至更高级别的集团公司。

  “在实务操作中,能满足有资格做偿债主体的企业,基本上都够资格在银行拿到信用贷款,最多只是利率高低的问题。而如果这些企业做债权计划,还必须按规定额外加上一个信用增级,比如加上一个额外的银行担保,通常会增加100-150个BP,融资成本可能就因此上升百分之十几。” 前述产品部负责人续称。

  亦有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即便是无担保方式,监管对于其基础资产资质的要求也并不宽松。基本上满足要求的公司不是国企央企,便是大型集团公司,而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有专属的财务公司或自身具备发债的资格,“这也决定了债权计划有限的收益率空间”。

  “某种程度上,债权计划这个品种主要适合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大中型保险公司。”该人士续称。

  备战资产支持计划

  作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满足母公司保险资金的匹配需求外,他们已经在思考如何为母公司贡献利润,其工具也已基本齐备。

  目前保险资管公司可发行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计划、保险资管产品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四项工具中,前三项均实行注册发行制,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仍实行审批制度。

  不过,相比于债权计划、不动产计划和资管产品对基础资产等方面的严苛限定,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则给予了保险资管公司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也是监管留给创新业务的一道口子。”多位保险资管公司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快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业务试水”,或将成为今年下半年保险资管领域业务创新的主题。

  此前4月,新华资产发起设立了业内第一单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业务,该单计划的项目融资方为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方为新华人寿。其交易结构为:东方资产将持有的一系列不良债权资产打包组合,通过新华资产发起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并由新华人寿出资参与认购。

  该单计划的协议收益率为6.8%,期限为10年,100亿的资金来源于新华人寿近期售出的一款资产挂钩的万能险。认购资金则全部用以受让东方资产的不良资产包。

  据接近该项目的人士透露,此项交易中,东方资产并没有实际将债权资产予以过户,而是与新华签订了回购协议,约定到期回购,并担保兜底。前述保险资管公司高管指出,形式有点像委托贷款业务,虽然叫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但本质上就是一笔信用贷款。

  “这只是通道业务,并非真正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前述保险资管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示。

  从市场推进的结果看,该类计划的项目收益率已由第一单的6.8%降至5.4%左右的水平,扣除保险资金的承诺收益,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费收入已然微乎其微。事实上,低门槛下,该类通道业务的收益率只会进一步下降,最终沦为“鸡肋”。

  而根据保监会的初衷,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不只是简单的债务融资工具,其中的基础资产不只是抵押物,而应当自身具备现金流,并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

  前述保险资管产品部负责人指出,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即应密切结合该种金融工具较之债权投资计划的优化之处,具体包括计划期限上的全面放开、投资基础资产方向上的全面放开以及增信方式上的相对弱化,进而寻找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实业项目,开发项目收益率显著高于债权计划的资管产品。

标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