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刘书勇 2013年9月的一天,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都山村,当消瘦虚弱的曹文友向记者讲述因患胰腺炎于今年2月至7月先后7次住院的经历时,80岁的老母亲曹芝芬坐在屋子一角,怜爱地看着儿子。 44岁的曹文友上有老下有小,可谓家里的顶梁柱。今年初,曹文友被诊断出罹患胰腺炎,母亲曹芝芬听说治病要花费几十万元时,顿时感觉天要塌了。 所幸有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曹文友7次住院所花费的33万元,先后获得了包含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合计近23万元的保险补偿。而就在一年前,这种“不封顶、无报销次数限制”的大病保险政策尚未出台。曹文友成了楚雄州2013年大病保险政策调整后的直接受益者。 2013年参保率达到100% 楚雄州地处云南省腹地,居住着彝、苗、傈僳等20多个少数民族。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州政府却率先启动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并且推进得迅速而扎实,农民参保率由2010年的50.11%提高到2013年的100%。 “2010年,楚雄州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正式启动,当时采取的是向农民每人收费20元的方式筹资。”中国人保健康云南省楚雄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永培映告诉记者,当年,农民参保率为50.11%。随后两年,参保率分别提升到68.4%、78.69%。 作为楚雄州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具体经办方,中国人保健康楚雄中心支公司对近3年来的大病发生概率、平均医疗费用、大病补偿比例、住院增长、保障水平等种种因素认真分析后,于今年初向州政府提出了调整相关政策的建议。 楚雄州政府采纳了人保健康的建议并决定,从2013年开始,新农合大病保险费用不再向参保人另行收取,而是直接从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资金作为大病保险资金使用,参合农民在统筹年度内发生住院的,经新农合统筹基金减免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总费用累计超过3000元的纳入大病保险分段赔付,不设封顶线。 |
永培映坦言,在对大病保险的补偿比例和保障水平进行调整时,下了很大功夫。“如果比例过高,将影响新农合的基金安全;如果比例过低,农民感受不到大病保险的作用,继续投保的动力就有可能不足,也为以后提高筹资标准设置了障碍”。
提起大病保险,楚雄州元谋县物茂乡物茂村农民杨关贵夫妇一脸欣慰。他们21岁正上大学的儿子去年11月被诊断得了白血病,今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了骨髓移植手术。30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几乎有一半都通过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报销了。
事实证明,一旦“看病贵”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出路,农民们“因为看不起病而不敢就医”的情况也明显减少。据统计,楚雄州农民的住院率已从2010年的7.88%提高到目前的11%以上。
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
“搞大病保险要耐心、细心,更要有责任心,只有下功夫精雕细琢,从老百姓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作为楚雄州大病保险制度前期调研和最终成型的重要参与者,楚雄州卫生局副局长王如发认为。
为解决农村居民便捷就医问题,人保健康在楚雄州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自主开发了新农合大病保险信息系统。今年6月1日,新农合大病保险系统正式上线运营,楚雄州新农合大病保险在州内实现了即时结报,即参保患者在州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出院时只需缴纳个人需承担的医疗费部分,进入大病保险的医疗费用按政策计算后,由定点医院直接与人保健康结算。据统计,系统的实施运行使参保患者的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报销手续由原来的几周缩短为不到1小时;系统运行第一个月,楚雄州88家定点医疗机构共实现即时结报2060人次,减免医疗费用金额229.42万元。
方便百姓的同时,政企合作各得其利。政府负责从百姓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压缩相关政府管理人员编制,节省行政办公费用。人保健康在承办大病保险的过程中,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品牌效应得到巩固,也带动了公司整体风险管控水平和业务拓展能力的迅速提升。
2012年,人保健康楚雄中心支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145万元,保费同比增长18.2%,其中健康险业务在楚雄州保险市场份额达90.17%,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967.51万元,计划达成率134.3%,提前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人保健康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孙纪刚告诉记者:“可以肯定的是,在政府和保险公司的高效合作下,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已在楚雄州深入民心,成为政府提升公信力的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而且,楚雄州的大病保险试点经验在全省实现新农合州(市)级统筹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 福建平安产险:简单快赔 迎战“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