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发言提纲挈领
会议邀请六部委相关负责人,对大病保险相关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历史进程进行了介绍。会议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首席专家郑秉文教授认为,大病保险是地方创新与中央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并指出大病保险的根本意义在于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市场竞争因素。中国保险学会负责人姚庆海研究员认为,大病保险制度是多部门合作的集体智慧的体现,符合公私合作的国际趋势。发展改革委员会徐善长司长提到大病保险的有效运行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指出,大病保险制度与本届政府的三大核心工作“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社会公正”都有着密切联系。
地方领导分享工作经验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介绍了各地区大病保险的运行模式,成功经验以及主要问题。江苏太仓社保局局长陆俊介绍了太仓模式的筹资标准与测算方法。湖北襄阳医改办主任靳巍巍介绍了襄阳模式中极具特色的“六个统一”。广东湛江人社局副局长李雄介绍了湛江是如何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北京平谷区卫生局局长金大庆介绍了“共保联办”的新农合业务模式。江苏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谭国明解释了“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大病保险的承办机构——保险公司作为服务提供者,也对大病保险相关制度安排给予了评价。人保健康公司总裁李玉泉介绍了人保健康公司参与湛江模式、太仓模式、平谷模式的运作经验,同时也指出,目前还存在部分地区大病保险工作进展缓慢,投资水平偏低,影响大病保险工作,大病保险工作招投标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阳光保险集团总裁李科从承办机构的角度就政府部门加大协同推进,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学术界专家献计献策
以高校学者为代表的专家,从学术角度对大病保险制度的进一步运行提出了专业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提出,大病保险的运作要处理好以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代表的“六个关系”。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名誉院长王稳教授认为,应重视健康管理和服务,解决大病保险制度扩展过程中的老龄化和长期护理等问题,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大病保险制度。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提出,应重视数据研究以及大病保险的精算基础。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社会发展处张兴文博士认为,要鼓励地方大胆进行模式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审机制。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博士后娄宇考察了国外大病医疗制度的成果,重点介绍了瑞士和新加坡医疗制度对我国的借鉴经验。对此,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评价认为,应当遵从求真务实的指导原则,促进国际经验在大病保险的制度构建中发挥有效作用。
中央政策研究部门专家们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大病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引入市场机制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三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提供有益借鉴。
上一篇: 中国信保 支持海工设备出海
下一篇: 平安产险联手腾讯国内首推个人虚拟财产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