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李画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我国出口仍然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和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外经贸发展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产品、提升服务为引擎,担风险,促融资,助转型,支持外经贸企业逆势发展。 近日,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与中国信保董事长王毅进行了对话,话题主要围绕出口信用保险发挥政策性保障作用、服务开放型经济等展开。 赵健: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外经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6月更是出现了自2009年12月以来首次单月出口下降。在当前宏观经济和外贸形势下,中国信保上半年业绩如何? 王毅:今年1-6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19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向企业支付赔款4.9亿美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1503.5亿美元,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39.3亿美元,投资租赁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00.2亿美元,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1103.2亿元人民币,担保业务实现担保金额1.5亿元人民币。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发挥政策性作用取得了新成效。今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承保电力、钢铁、纺织等行业对外转移过剩产能项目58个,涉及承保金额32.8亿美元;积极支持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承保矿产、油气资源类项目22个,涉及承保金额141.4亿美元;积极推动扩大项目险的国别覆盖面,实现了对斐济、肯尼亚、摩洛哥、葡萄牙等国家的首次承保;积极支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承保机电、高新技术、汽车、船舶、农产品等八大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出口1205.8亿美元,增长24.5%;积极支持出口市场多元化,承保长账期赊销、新兴市场出口等高风险业务1038.6亿美元,增长17.5%;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小微出口企业2.2万家,增长112.7%;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处理报损案件4000件,帮助客户追回欠款1.3亿美元,支付赔款4.9亿美元,受益企业1090家;积极支持企业获得融资1300多亿元;稳定和保障了8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赵健:从数据看业绩,中国信保今年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性作用,并取得了新成效。请问,作为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信保相对于其他保险公司的独特功能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毅: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局部地区政局动荡时有发生。海外市场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已成为我国外经贸企业面对的最大外部风险。作为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保障的正是由于买方拖欠、拒收、破产或东道国政治风险造成的企业应收账款、海外投资以及工程建造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针对我国企业面临的海外风险,中国信保采取多项措施,有效发挥了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开拓市场和获得融资。 具体来说,一方面,有效解决出口企业不敢接单的难题。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信用环境恶化、贸易融资困难的形势下,出口企业信心受挫。中国信保通过大力支持企业出口到新兴市场业务、非信用证结算业务以及长账期赊销业务,使出口企业放心接单、大胆交易。尤其是我国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资本性货物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出口的国别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主要保障市场主体所无法或不愿承担的商业、政治风险。 另一方面,以保险促融资,帮助企业提升接单能力。目前,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出口特险、海外投资租赁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主要险种均已具备“信保融资”功能。对于从事一般出口贸易的企业来说,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等级、提前将应收账款变现。对于资金需求量大的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和高附加值的资本性货物出口来说,在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基础上,以出口信贷等市场手段融通资金,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内商业银行外汇头寸不足、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出口企业和海外业主的资金需求,降低了业主撤单或毁约的比例,从而推动海外工程承包及海外投资项目的签单和执行。 |
王毅:出口信用保险是在国际政治、经济风险高企时期真正能够支持中国企业敢于接单、敢于“走出去”的有效手段。国家投入不大,但产生的杠杆效应和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在过去的4年当中,为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国务院曾多次给中国信保下达具体的承保规模任务。2009年5月,国务院给中国信保下达了840亿美元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安排了421亿美元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规模;2012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八项举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这些任务非常艰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对信用保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月25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拓新兴市场的若干意见》,要求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6月19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走出去”;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推动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规模”,确定为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
为配合国家发展政略,应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信保以积极的承保政策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承保金额2009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突破2500亿美元,2012年突破33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们密切跟踪风险情况,开辟理赔绿色通道,信守契约承诺,及时向受损企业支付赔款。2009年至2012年,中国信保共支付31.3亿美元赔款,占历史累计赔款的72.2%,有力地保障了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
上一篇: 凤凰网“申请八千获赔八万八,龙岩平安为客户寻找理赔理由
下一篇: 多家公司热销驾乘人员高额人身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