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农村移动支付前景广阔

2013-08-08 10:57:27来源:中国保险报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每个乡镇仅2.13个金融网点
农村移动支付前景广阔

    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日前称,我国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13个金融网点。

    刘士余在日前召开的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主办的“2013农村移动支付论坛”上说,从支付环节来讲,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刘士余认为,依托于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简单易行等特点,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

    据悉,移动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向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国际上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小额汇款转账的主要手段,成为弥补金融基础设施不足、替代传统网点式物理金融服务空间的重要方式。移动支付的创新和发展,对具有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之间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悉,去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方面启动了农村移动支付的试点工作,推动各支付服务机构积极探索移动支付业务模式,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支付服务。目前试点工作已在全国20个省份推开。

    刘士余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从服务“三农”、实现农村包容性增长的大局出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种措施并举,充分发挥市场各方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共同推动移动支付落地生根,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支付道路。

标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