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影子银行还要发展吗

2013-07-01 09:42:14来源:中国保险报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货币宽松导致影子银行活跃
影子银行还要发展吗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当今货币政策从某种程度上也可能造成影子银行的过度成长,甚至带来更多的风险。

    “在某种程度上,今天我们看到非常活跃的这种所谓的影子银行的状况,其中也折射出我们货币条件过于宽松的影子,同时我们货币政策的执行没有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海内外经济状况大幅变化的情况下,央行也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造成了这种更大的扭曲,造成我们现在的这种状况。”

    刘利刚认为,中国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现在已经超越大概是250%左右。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是银行资产占GDP最高的一个国家。但是我们看到,我们的股市、债市占GDP的比重就非常少。为什么这两个资本市场不能发展呢,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跟各方面的一些监管制度有很大的影响。

    刘利刚表示,在某种程度上,银行的收益率因为利息的管制,银行业资本金的比重非常高,存贷比也非常低,是75%,这是其他西方国家的银行当中都没有的。同时前一阶段,因为货币政策的缘故,我们的银行也要承受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0%。这种情况下,银行很难挣钱,银行不能挣钱的话它就会用一些金融创新的方法来躲避这些非常严格的管制,同时我国的利率管制使储户在某种程度上有非常低的实际利率。如果说银行没有创新的话,不能给他们有很高的回报的理财产品的话,他们的存款会流向其他的金融行业。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影子银行变得非常的活跃。我觉得影子银行就是应对严厉监管的一种金融创新。

    需把资金挤到实体经济中

    邦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蒋永祥表示,解决影子银行问题,一定要通过政策的挤压把这些钱挤到实体经济中。

    蒋永祥表示,多年在实业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切实体会到“实体经济太缺钱了”,一大批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节能服务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嗷嗷待哺,与之相对的,是“另外一边大量的钱空转、不肯进入实体经济,在地下钱庄钱生钱、利生利”。蒋永祥坦言,如何把这些“影子银行”的资金挤到实体经济当中来,这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而这样做其实并不容易;不仅需要专业的眼光和团队,更需要技巧性地操作。

    影子银行还有发展空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主管朱海斌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不是太大,而是太小,完全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朱海斌表示,关于影子银行到底多大的讨论,首先要回到定义上来。影子银行就是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行为,这个是一个更精确的对影子银行的准确定义,理财等等都属于影子银行。关于影子银行其实摩根大通也做过一个研究,官方的数据显示,影子银行规模占GDP5%的水平。如果把影子银行的信贷行为都包括进来的话,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是36万亿元,也就是70%左右GDP的水平。实际上这个数字并不高,因为在20国集团,影子银行平均占GDP的110%。

    关键在于让银行“干好活”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认为,影子银行的产生源于现有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对于人们对影子银行可能对整个实体经济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的担忧,他个人表示理解,但同时也坦言,其实不需要过度担心。

    “其实影子银行既不是猛兽也不是妖怪,它对整个经济发展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绕开一些对金融机构的过渡的监管,可以使中小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其融资问题,尽管有时候也许是饮鸩止渴,但是起码它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

    不过,严弘也坦言,人们对影子银行的担心正是来自于其所看不清的它模样,“受的监管比较少,同时对投资额权益的保护也比较匮乏。”严弘认为,要真正治理和监督好“影子银行”,实际上需要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一个比较彻底地梳理和改革;让“银行做银行应该做的事”,比如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投资工具,而不是一味提供理财产品。

    此外,严弘表示,银行体系的奖惩制度也需要进行改变,以逐步减少外部机构“代理”银行业务的现象。“让金融的运作能够更加阳光化,使信息更加透明,这样我们对风险的认识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和定价。”

标签:
Baidu
map